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始建于1949年。经历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军医院,解放军二十二兵团医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医院的演变过程,1978年正式定名为石河子医学院附属医院,1996年10月更名为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院业隶属自治区卫生厅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党政归石河子大学及大学医学院领导。
该院是全国农垦系统最大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教、研和医技人材培养的中心和基地,也是新疆北疆地区医疗服务中心。
医院占地22835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1300.5平方米,开放床位800张,设有临床科室32个,医技及其它业务科室14个,临床教研室22个,研究室(所)3个。1996年初,经上级批准成立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心脏介入起搏诊疗中心、药物制剂中心、肿瘤放射治疗中心。
该院有较雄厚的技术力量,现有在岗职工1221人,卫技人员占全院职工的75%,其中有1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有副高职以上卫技人员147人,中级职称296人。护理师以上人员占护理人员总数的79.88%,近年来培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30多人,陆续地走上工作岗位,加上选送培养、在职提高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建设,逐渐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梯队配备比较合理的专业技术队伍,给医院发展增添了后劲。年门诊量30余万人次,年住院病人1.4万余人次。
医院坚持“救死扶伤,患者至上”的办院宗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积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采取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办法和制度措施,并引进社会监督机制,接受广泛的社会监督,组织人员多方征求意见,对违法违纪现象进行严肃查处,为有效地保证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做了大量而细致的工作。近年来,医院注重内涵建设,实施科技兴院战略,加大了改革和管理的力度,1981年以来医院实行了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把各项工作指标和工作质量进行量化打分,月月进行考核并与奖惩挂钩。强化了医教研工作的管理,建立了微机网络管理系统,三甲达标以后制定了巩固发展三甲成果的实施方案,对综合目标的标准和考核办法不断地进行补充和完善,修定医疗指标,建立加床费制度,手术日全天开放,休息日开放专家门诊,调整了部分科室,改革推行了系统整体护理模式和方法,加强了“三基”训练,提高了护理质量,基础护理和特护合格率分别达到98.9%和99%;建立鼓励科研开展新技术项目的奖励制度,临床教学规范化建设等等,不仅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而且做到了以质量求效益,以管理求发展,从而获得了质量和效益的双丰收。
该院在着重抓好重点学科建设,努力完成三级甲等医院要求的规定技术项目指标和重点专业技术指标的同时,大力支持各科引地开发新技术、新项目,做到了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八年来,开展和引进新技术、新工作635项,如小儿支气管麻醉、颅骨瓣帽状腱膜下埋藏与再植、复杂性心脏手术及瓣膜置换术、冠状动脉造影狭窄球囊扩张术及冠脉内支架术、射频消融治疗顽固性心律失常、拇指再造术、肝硬化及上消化道大出血注射硬化疗法、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角膜移植、肝叶切除术、肝硬化门脉高压分流术、直肠癌根治肛门再造术、肾穿活检、冠心病心绞痛中药制剂新品种研究的应用等,有的达到国内或区内先进水平,有的填补了国内或区内的空白。在包虫病诊断治疗上提出的四联诊断法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好评,手术成功率为国内最佳成绩。1995年眼科开展了国内首例双眼穿透角膜移植现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使失明达40年的患者重见光明。1997年初,引进国内先进技术顺利地开展了冠状动脉搭桥术,同时对一疑难复杂病人进行了一次性双瓣置换术、三尖瓣成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获得成功,这在国内外也为罕见。此外,在纵隔肿瘤及胸外伤的治疗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该院肩负着繁重的教学任务。深化改革、教书育人,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建立和健全了教学管理体系、规范化教学体系。近年来,除完成医学院、成人教育学院、高护、中护各年级的临床教学、见习和实习任务外,还承担了自治区、新疆兵团、全国农垦系统委托举办的各种院提高班、短训班、证书班等8个班的教学任务,还为基层医院举办各种专业、专题培养班,年平均授课量为30000余课时。年平均接受二级医院专业技术人员培训130余人。
该院拥有一批从事科研工作的高、中级技术骨干力量,有一定的科研设备。设有儿科研究室、眼科研究室和医学心理学研究室。几年来,承担了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35项,主编出版专著及教材26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4项,获国家发明专利9项。1988年-1996年共发表论文1786篇,其中国际级25篇,国家级541篇,省级1074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59人次,其中有15人次上国际讲台宣读论文,并有6人在国际上获奖;1988年以来,参加全国和省级学术会议1233人次,举办全国性学术会议和讲习班3次,省级学术会议11次,有9名专家分别获得国家人呈部、农业部及兵团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